2024年我干了些啥
2024年结束了呢。想想看这一年都干了些啥捏~
练琴
从2024年1月1日到2025年1月1日(不含),共练习234天。算下来每个月摆烂11天😓(有点离谱嗷)。
分析一下:
- 2024年7月8日——2024年8月31日,55天中,练习27天,摆烂28天😓
- 2024年1月27日——2024年2月25日,29天中,练习12天,摆烂18天😓
- 其他时间共282天中,练习195天,摆烂87天,按9个月算,每个月摆烂9.6天😓(还是有点离谱)
果然,不上课,没人督促,就会懒惰。😔
那么今年的总体成绩呢:
- 暑假把中央音乐学院业余十级(重庆考级自疫情后是录视频)考了
- 穿着睡衣再随意弹了一下a小调圆舞曲(肖邦)😀你可以在这里看
- 练习拉赫玛尼诺夫的D大调前奏曲,也是为演奏级做准备。
- 没有参加比赛(●’◡’●)
顺便附上我一年的练习记录把~
点击展开/折叠详细记录
1 | 日期后面的数字,指的的当天练习到了哈农的哪一页。文字嘛,就是自己的碎碎念 |
生活&&恋爱
工作后,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了,要寄了……
体重逐步上升,一米七九点五的我,现在体重快150160了。虽然看起来也在合理范围,但是我知道肉全长肚子上了。
关于恋爱,此部分省略……
如果你一定想看👇
学习(特指计算机无关的)

整体来说,今年没咋学习。
看了几本书👇
- 优势谈判:一位王牌谈判大师的制胜秘诀
- 大杯咖啡经济学:价格与生活的经济学
- 如何高效向gpt提问
这本书只看前两章就够了 - 可见的学习:对800多项关于学业成就的元分析的综合报告
英语还是一如既往的烂😀
该死,其他的还真没想到有什么好写的。难道我已经进入了“毕业即死亡”的状态?
工作层面
今年学到的是👇
- 大概知道了在职场上如何跟老油条、新人、骨干员工、摆烂王、
大龄 公主宝贝、懂王……等打交道,逐渐走向了见人说人话,见鬼说鬼话的路。 - 凡是都按规则来,你不急我也不急。
- 能者不多劳,做的多,错的多。
- 除非私交的关系好,别主动帮忙。
- 帮你是情分,不帮是本分。即便是帮你,也只是嘴巴上说提供思路,不要有直接干预。
- 中午迟到十分钟
早上迟到就没有免费早饭了 ,到点下班更轻松,好耶! - 在觉得情况不对的时候就拿出“我就是个临时工”的底牌出来,开摆,别人就会重新审视整个工作是否合理。当然前提是你真的能扛大旗。
- 铁面无私,明面上一定要“我就是个苦哈哈的员工按流程办事儿,我理解制度不合理,但是我也没办法,要不咱们去请示领导?”
- 待补充……
知道但是还没做到的有……👇
- 有任何建议,“先接受,再研判,再分析采纳,再给出不采纳的理由,再反馈给提建议的人”。woc,这一套流程下来,态度拉满。
- 没能实践我爹说的“伸手不打笑脸人”。
- 某位已经离开的老师给我的建议“说话不要太直接”。
虽然我现在的判断是说话直接,利大于弊
其他的,总体来说,拿钱干活,心安理得,不争不抢,不卑不亢。好耶!图的就是一个轻松自在。
专业层面(主要是计算机)
工作第一年的我,没有去过大厂,所以做事情没有什么规范性可言,但优点是效率高,灵活性强,目标驱动,也算是好事儿。
具体来讲👇(按时间先后顺序)
- 尝试本地推理、微调llama2(甚至llama3)。流程是走通的,但是整体以失败告终,究其原因👇
- 我一开始的盲目自信给了领导错觉。
- 领导近年来没搞过AI
- 领导最开始以为有一台电脑 + 一些杂乱无章的未标记的数据样本就可以训练出定制化的大模型。
- 还是读了claude3、llama2、llama3的论文,稍微用论文原文说服领导“数据不是杂乱无章拿来就能用的”以及“按照我们的算力,需要训练21年”🤣
骗我做视频找素材开会员,结果又不做了,白瞎我29元。哼😕 - 开始用selenium搞事儿,爬虫啊测试啊乱刷点击量啊都用这个,还挺好用的。(就是不知道知网和包图网会不会顺着网线过来给我逮捕了)
不过也不怕,反正我能用的账号多 顺便一提,因为爬的多了,导致年底统计数据的时候,很多都错了🤣 - 写了一些小算法,比如等距抽样啥啥的(死去的算法比赛经验开始攻击我)
- 把zfile偷来用
- 写了一个BusySimulator,用于按比例消耗服务器的cpu和内存资源……
以防止资源闲置被收回 - 终于放弃自己微调大模型了,改用ollama。流程依旧是走通的,但还是以失败告终。究其原因👇
- ollama提供的模型性能弱
- 同时吃资源
- 我们最强的电脑就是我用的RTX3070ti,玩个p的本地化部署。
- 尝试用jina爬网络资源,形成markdown,用作知识库。流程是通的,但是整体以失败告终
- jina要付费,虽然很便宜,但是资金申请不下来(哪怕100块就够我用很久)
- key不够了可以去官网换key白嫖,但是这不属于我的工作职责。
- 爬出来的markdown本身质量还是不够好。
- 开始用maxkb,这个时候用的还是ollama的本地模型
- docker开后端,自己改前端,然后换皮。摇身一变,自主研发!
- 他妈的我比全栈还全栈,前端+后端+运维,甚至还他妈的要兼美工(还好老夫会两手Photoshop,而且也不排斥这玩意儿)
- 花了较多时间做自动报告生成系统,其实原理就是👇
- 类似于模板引擎的页面渲染,只不过要输出为word。
- 同时要根据数据生成图表,并插入word。
- 然后能调用llm生成评论性的文字,并插入word。
- 关键是,用户(其实是同事)觉得自己要写excel作为配置文件,很麻烦……那你牛逼。我承认你的需求不过分,但是不好意思,我们不构成雇佣关系,告辞。
- 试了一下wiseflow,目的是帮同事爬取出某些特定信息。
- 但是同事们并没有列出站点根目录。
- 其实也列出了,他们想要的是:全网搜索。
- 那我就只能告辞了。我承认你们的需求不过分,但是不好意思……告辞。
- maxkb、ragflow、dify全部玩个遍,三者的前端都重新修改,再加上我司的元素。啪!自主研发大模型平台,一下子遥遥领先!
- 最后选定了用ragflow作为知识库,用dify的前端暴露给用户,两者联动。
- 改别人的前端已经不能满足我司了,现在要自己建一个登录入口。用的是fastapi + sqlite + vue3 + elementplus + docker。
- 我开始理解为什么那么多换皮游戏了。不要质疑,去感受、理解、接纳、最后融入……
- 写了一个年终总结。用的是fastapi + sqlite + vue3 + elementplus + swiper.js(用作手机滑动) + tsparticle.js(
做花里胡哨的粒子效果) + anime.js(做花里胡哨的动画效果)。整体来说,这个年底做的小玩意儿我自己还是很满意的,几乎是纯前端,突出一个华而不实,但是确实又有很多需要考量的地方。👇- 因为几乎是纯前端项目,再加上只有我一个人做,所以对我的配色审美等是一个考验。
- tsparticle做粒子效果,可玩的点很多,各项参数都需要仔细考量。
- anime.js为这个小玩意儿添加了很多乐趣呢。
- 为了提高用户体验,所有资源都会被极致压缩,比如字体文件、音频文件(还好爷在广播台干过)、图片文件(还好爷有同学搞webp压缩的,从他那里借鉴了一些经验)、包的最小引入等。最后所有资源加起来有3.4M,其中包括900多K的音频文件,600多K的字体文件。我觉得做到这个程度还是不错了。
当然如果写纯html + css + JavaScript的话会更小,但那是另外的价钱
说点其他的吧,不在以上时间线的,我个人今年在计算机方面的……emmm……奇技淫巧
- 中文编程,谁用谁知道!我现在是中文编程的邪教徒。不仅变量名用中文,我tm数据库字段都用中文。迄今为止只有在vue3的v-for遍历json对象遇到过(vue3本身的)bug
,其他环境下,中文一切良好。当然,用中文的前提是,你的项目只有你一个人做,而且是实验性质的东西。……其实我觉得,人数少,全用中文也未尝不可。
可惜了,当时没给vue提issue - 如果项目、运维都是你一个人搞,别tm用docker了。最大的影响就是服务器上可能拉不下来镜像。你问我为什么不挂梯子?因为我曾经挂了梯子没关,导致host.docker.internal解析失效,某项服务失联了一整天😅而且,当整个项目只有你一个人参与的时候,docker并不会为你提高效率,反而是一丁点改动都要重新编译整个project,费时费力。(至少对于我来说是这样的,我自己维护的服务器,事无巨细我都清楚)
- 也别用mongodb了。老实点,稳妥点,还是用关系型数据库。mongodb开发一时爽,真要找数据时,你自己都忘了mongodb的文档结构是啥。什么?你说你文档设计很规范,那你他妈为什么不直接用关系型数据库?
- 事实上,我返璞归真了,一切从简。我现在小项目(甚至中项目)都用sqlite的。😁写得这些东西只涉及到简单的查询,用啥不一样?轻便就是最好的。自己做的项目,能有多少访问量,我门儿清得很!
另外,有一个小玩意儿,平菇大院,供君一笑。为啥叫这个名字?可能是因为我女朋友每次吃火锅都要点平菇吧😝
oh~是谁在视监我
我猜,有一天我的领导同事可能会看到这段话,毕竟总会有好奇宝宝乱搜域名。但是呢,既然是写在公共区域的,也没什么好遮遮掩掩的。看就看吧,只不过在工作场合,大家都还是要假装什么都没发生呀~😆
最后,都到这儿了,提前祝大家2026年元旦快乐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