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了《月亮与六便士》
起因很简单。之前不是在玩樱之诗&樱之刻嘛。其中提到了《月亮与六便士》这本书,所以我就去看咯~。
看的过程中,我隐约有点觉得跟我的价值观不同,但是整体来讲感官良好。
吐槽一下,原文中并没有出现“满地都是六便士,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”这句话,望周知。
剧情我也不说了,这种东西说了你不懂,你懂的我也不用说。另外插一嘴,我的博客很大程度上是自娱自乐,写给对我感兴趣的人看的。至于其他人,我与他们并没有交集。所以我并不像小红书、微博、秋秋空间、朋友圈中的奇葩那样,需要迎合别人的口味。
“你是个不折不扣的混蛋。”
“成了,你现在把压在心上的话已经说出来了,咱们可以去吃饭了。”
我觉得我还挺像思特里克兰德的。我上班生活礼貌待人
很多人其实并不能理解思特里克兰德的做法,知乎上还有看完月亮与六便士觉得恶心的说法。其实我的想法很简单,你觉得一本书跟你价值观不同了,让你觉得恶心了,你合上书便是,没人逼你的,真的……
倒是我,觉得整体来讲,书中要传达的生活观念很对我胃口的。
不管是我带入斯特勒克兰德,还是他老婆,甚至是被他抢走老婆的那个倒霉画家,我都觉得他们的做法没有问题,但是很多人就不明白这个道理。
作为思特里克兰德,他净身出户,放到现代社会,你也管不了他,他要死死要活活,实际上脱离人群后,他并没有主动招惹别人;他老婆,继承了剩下的财产,但是又不想老公离开她,所以前期要死要活的请人把她老公带回来,无可厚非。甚至结局的时候态度大转变的滑稽现象,我也觉得挺正常。放到现代社会,其实也就那样;那个倒霉画家,其实没人逼他的,自己作的。
如果你觉得我观念不对,甚至很危险。欸你是对的!你真是对的,其实我自己也这样想。有时候我都觉得自己在规则边缘游离得太久了,以后要么是个别具一格的偏才,要么是一个社会牛皮藓,毒瘤……
如果你对这本书感兴趣,又没有读完,那么我建议你,不要看别人书评,别人的评价跟你半毛钱关系没有。毕竟👇
每个人自己就是最好的批评家。不管学者们怎么评价一本书,不管他们怎样异口同声地颂扬,除非这本书使你感兴趣,否则它就与你毫不相干。别忘了批评家也会出错。批评史上许多明显的错误都出自著名批评家之手。——毛姆《读书是一种享受》
好了先说到这儿吧~
将我当时的原文摘抄记录下来吧,感兴趣就瞅瞅~
把艺术看作只有名工巧匠才能完全理解的艺术技巧,其实是一种荒谬的误解。艺术是什么?艺术是感情的表露
我不记得是谁曾经建议过,为了使灵魂宁静,一个人每天要做两件他不喜欢的事
思特里克兰德很有礼貌地笑了笑,就象那些承认你说了一个笑话而又不觉得有什么可笑的人一样
我也喜欢这样😀
我没有什么事好说,所以只是坐在那里,装作很有礼貌地津津有味地听着别人谈话的样子。因为我知道这些人谁都和我无关,
最后我想了个主意:我应该象什么事也没发生那样到她家去。
精通现代人的处世之道。
在没有燃旺的火炉前边烤自己的脊背。
如果是我,我肯定会写成:“在没有燃烧的火炉前边烤自己的脊背”。这就是游戏玩多了、沙雕文案看多了的后遗症。
我从上一次见到他就记得他长着一副傻里傻气的面孔,并且自夸他离开军队以前每星期打三次马球,十年没有间断过。
体育生,是这样的。符合刻板印象
她显然准备要大哭一场,因为她预备好大量的手帕。
还好现在有餐巾纸了
“别的都不要说了,你总不能一个铜板也不留就把你女人甩了啊!”
“为什么不能?”
“她怎么活下去呢?”
“我已经养活她十七年了。为什么她不能换换样,自己养活自己呢?”
“她养活不了。”
“她不妨试一试。”
我觉得,这段话说得很精彩
“孩子小的时候我确实喜欢他们,可是现在他们都长大了,我对他们没有什么特殊的感情了。”
我觉得也是
“你听我说,如果每个人都照你这样,地球就运转不下去了。”
“你说这样的话实在是太蠢了。并不是每个人都要象我这样的。绝大多数人对于他们做的那些平平常常的事是心满意足的。”
可惜,大部分人都是蠢人。
“为什么你认为美——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——会同沙滩上的石头一样,一个漫不经心的过路人随随便便地就能够捡起来?美是一种美妙、奇异的东西,艺术家只有通过灵魂的痛苦折磨才能从宇宙的混沌中塑造出来。在美被创造出以后,它也不是为了叫每个人都能认出来的。要想认识它,一个人必须重复艺术家经历过的一番冒险。他唱给你的是一个美的旋律,要是想在自己心里重新听一遍就必须有知识、有敏锐的感觉和想象力。”
“不错。但是当时还有一百个画家,一点也不次于莫奈,同样也卖不掉自己的画。现在这些人的画还是不值钱。谁知道这是怎么回事?是不是画家只要画得好就能成名呢?千万别相信这个。再说①,你的这位朋友究竟画得好不好也还没有证实。只有你施特略夫先生一个人夸奖他,我还没听见别人说他好呢。”
但是我还是拼命把精神集中在走棋上,使出全副本领,一定要把思特里克兰德击败。他非常看不起那些败在他手下的人;如果叫他取胜,他那种洋洋自得的样子简直叫你无地自容。但是在另一方面,如果他下输了,他倒也从来不发脾气。换言之,思特里克兰德只能输棋,不能赢棋。有人认为只有下棋的时候才能最清楚地观察一个人的性格,这倒是可以从思特里克兰德这人的例子取得一些微妙的推论。
下完棋以后,我把侍者叫来,付了酒账,便离开了他们。
所以……你还是输了?
画面是一个女人躺在长沙发上,一只胳臂枕在头底下,另一只顺着身躯平摆着,屈着一条腿,另一条伸直。这是一个古典的姿势。施特略夫的脑袋嗡的一下胀了起来。画面的女人是勃朗什。
是不是樱之诗中男主仿制的那幅画。hhh.奥林庇亚
我想到法国纸并不好,既然我原来的打算已经落空,自然也就用不着买一些我不需要的东西增加负担了。于是我问了一两样他们准不会有的东西,一分钟以后就走出来了。
学到了,学到了……
说不定作家在创作恶棍时实际上是在满足他内心深处的一种天性,因为在文明社会中,风俗礼仪迫使这种天性隐匿到潜意识的最隐秘的底层下;给予他虚构的人物以血肉之躯,也就是使他那一部分无法表露的自我有了生命。他得到的满足是一种自由解放的快感。
我觉得也是。
为了我,世界上任何事情她都愿意做,只有一件事除外:不来打搅我。”
他活到四十七岁(到了这个年纪大多数人早已掉进舒适的生活沟槽里了)
确实也是
我很怀疑,阿伯拉罕是否真的糟蹋了自己。做自己最想做的事,生活在自己喜爱的环境里,淡泊宁静、与世无争,这难道是糟蹋自己吗?与此相反,做一个著名的外科医生,年薪一万镑,娶一位美丽的妻子,就是成功吗?我想,这一切都取决于一个人如何看待生活的意义,取决于他认为对社会应尽什么义务,对自己有什么要求。但是我还是没有说什么;我有什么资格同一位爵士争辩呢?
确实,很俗
全文完